Aesop 酷兒文學圖書館:談文學

人類,我們生而渴望溝通。我們總在不懈地尋找方法,向彼此表達內心的想法與感受。每個人背後的動機或許不同,卻無不出自同一種本能,都是為了同一件事──渴望被理解。
於是,我們以聲音傳情,以動作釋意,以影像、符號,傳達內心的所思與所感。當這些表達貼近本質、精準到位時,便超越了簡單傳遞訊息的功能,而能牽動情感,甚至改變生命的走向。
文字的潛力
在人類的無數交流方式中,「文字」可說是極致而洗練的一種。若將語言文字提煉至最濃縮的形式,我們便會看到「文學」的身影──無論是其複雜性、抒情效力,都很難在其他交流媒介中找到競爭對手。
理解文學力量的人,是明理賢人;懂得善用它的,是真正的智者。

改變世界的工具
文學是一種場域,讓擅長表達的大師,得以捕捉到人類內心中那些彷彿無形、不可知的事物,將之化為能夠撼動世界、甚至拯救生命的利器。理解文學力量的人,是明理賢人;智者則善用它,透過文字來學習。它能指引我們,教會我們活出更有意義、加深彼此連結的人生。

文學的演進
從一開始,語言文字就在人類歷史中扮演重要的工具角色:
如同削尖過的鋒利岩石,養活了我們;如同燧石及火種,讓我們保持溫暖;如同錘子與鐵釘,為我們建造了庇護所。文學作為一種不斷發展的關鍵工具,它圍繞著人類經驗展開對話、對情感進行分類──但是,它始終存在一個重大隱憂:在歷史長河中,文字往往被一小群人所主導、統治。這些掌權者或因機運、或因世襲而佔有話語權,代代累積的特權,使得許多聲音遭到剝奪、邊緣化,甚至完全被抹除。文字的主導者,在龐大話語量與文化資本的雙重影響下,形塑出一片只映照自身需求與價值的文化景觀。在這種情況下,某些敘事得以茁壯蔓延;而其他敘事的聲音則被漸漸壓縮,長期被排擠──尤其是關於性別、性傾向與種族的邊緣故事。
然而,所有事物都會進化,不會止步於某一階段;停滯,從來不是終點。
質疑話語權力
隨著語言文字逐漸發展,我們的意識也有所改變:我們開始認識自己,也看見他人,這份日益加深的覺察,讓我們開始提出疑問:究竟哪些人被賦予了發言權力?哪些人的聲音則被遺忘了?我們如何解決不公平的現象,並且一起攜手前進?
透過文字被看見,放遠我們的視野
想一想,觀察您的書架:哪些人的作品在上面?又缺少了誰的故事?

文學之所以動人,在於語言能來到我們所在之地,能在某個生命時刻精準地與我們相遇,並且低聲說:「我看見你了。」與此同時,文學也激勵我們踏出同一個舒適圈,帶領我們走出熟悉之境、去經驗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他方,讓我們也能對那世界說:「我現在看得更遠了。」
我們的文學風景
對於任何渴望在文學領域「看見」及「被看見」的人們而言,可以從一個小動作窺見這趟旅程:現在,讓我們靜下心來,看看自己的書架。
哪些人的作品在上面?──而又缺少了誰的故事?
這個答案,會映照出您所處的文化景觀,也能提醒我們:唯有先對自己的文學環境有所認識,才能追尋遠方尚未抵達的空間,並且進一步探索更廣闊的世界

文學的演進
從一開始,語言文字就在人類歷史中扮演重要的工具角色:
如同削尖過的鋒利岩石,養活了我們;如同燧石及火種,讓我們保持溫暖;如同錘子與鐵釘,為我們建造了庇護所。文學作為一種不斷發展的關鍵工具,它圍繞著人類經驗展開對話、對情感進行分類──但是,它始終存在一個重大隱憂:在歷史長河中,文字往往被一小群人所主導、統治。這些掌權者或因機運、或因世襲而佔有話語權,代代累積的特權,使得許多聲音遭到剝奪、邊緣化,甚至完全被抹除。文字的主導者,在龐大話語量與文化資本的雙重影響下,形塑出一片只映照自身需求與價值的文化景觀。在這種情況下,某些敘事得以茁壯蔓延;而其他敘事的聲音則被漸漸壓縮,長期被排擠──尤其是關於性別、性傾向與種族的邊緣故事。
然而,所有事物都會進化,不會止步於某一階段;停滯,從來不是終點。
質疑話語權力
隨著語言文字逐漸發展,我們的意識也有所改變:我們開始認識自己,也看見他人,這份日益加深的覺察,讓我們開始提出疑問:究竟哪些人被賦予了發言權力?哪些人的聲音則被遺忘了?我們如何解決不公平的現象,並且一起攜手前進?